2017年浙江省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16   来源: 学校    点击数:2560

浙江省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81月)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1.1学校情况

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5年,为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它的前身为龙游县城镇职业技术学校,是县属全日制职业中学,归属县教委领导。19978月,龙游县农村职业学校并入,学校更名为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在的城东,结束了原来三校区分散的格局。新校园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126666.73平米,固定总资产3586万元。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美丽,是个花园式学校。

1.2学生情况

学校2017年招生717人,现有在校生2088人,其中2015688人,2016685人,2017715人,巩固率达97.3%。男生1128人,女生960人,男女生比例为1.175:12017年毕业生767人,与上一年相比毕业生人数增长28.26%。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为100%

1.3 教师情况

近年来,学校教师学历、业务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逐步形成一支素质良好、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80人(含聘用27人),其中专任教师161人(含聘用16人),生师比13.0:1,中高级教师86名,“双师型”教师85名,硕士学历教师10人,占专任教师的6.2%,高级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的19.9%,技师以上专业技能教师57名,专任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现有省名师1人,省级大师工作室1人,县中职班主任工作室1人,龙游县学科带头人3人,2名教师入选县专家团,获得省春蚕奖、省名师、市是的楷模、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市优秀班主任、市最美教育人、市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20多名。与上一年相比,高级教师占比有提高,有了省名师。

1.4设施设备

场地为依托,实现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实训场地集中,实训安全有保障,学生技能有提升的目标。每个专业建有一个实训基地,包含舞蹈房、钢琴房、花艺、茶艺、工艺美术、木雕、陶艺、酒店管理、护理技能、数控加工、普车加工、钳工、电子电工、PLC、制浆、美工、客服、运营、会计技能、摄影室等63个实训室。2017年新增木雕、3D创客工坊、青创园、会计、造纸等6个实训室。新增设备437.5万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860万元,生均约7000元。

学校建有图书馆1个,面积为1335.53 m2。馆内藏有纸质图书111351册,生均为44.21本,电子图书50万册,且每年均有更新计划。教师阅览室2个,有座位60个,占教师总数35.7%;学生阅览室1个,有座位305个,占学生总数12.08%;订阅杂志有285种。图书馆与阅览室有2名专职管理人员,图书借阅率达36.19%,符合省一级标准。通过学生个人借阅、班级整体借阅等方法,借助于学校学生阅读活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竞赛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等多手段的融合,提高图书的使用效果,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师生普遍好评。针对区域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规划,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更新图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学校与超星公司合作,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添置2台超星歌德机供师生自主下载数字图书。

1.5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教育服务、加工制造、财经商贸、文旅农艺4大类9个专业:学前教育、护理、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造纸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民族工艺品制作、现代农艺技术、会计。其中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大专班与本科院校衢州学院联办,造纸工艺和现代农艺技术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为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第二部分  学生发展

2.1学生素养

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体系,传承“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商儒交融、务实理性”的新龙商精神,逐渐形成学生的内涵特质。通过实施“大美”德育、课程改革、社团建设、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举措,完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同时,拓展“新龙商”的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优良品德、扎实人文、精湛技能、身心健康四大大核心素养,培养兼具“新龙商”情怀的现代职教人才。学生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好学勤奋的精神面貌。学校通过一些举措,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2017年学生毕业生总人数767人,毕业754人,延期毕业13人,毕业率98.3%;文化课合格率98.3%,专业技能合格率100%共有1735学生参加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合格率达96.73%,良好率达35.17%,优秀率达5.32%

1.完善课程体系和制度建设。完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成立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工作小组,制定《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施方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评价办法》。优化核心素养课程资源,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程》、《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道德与法律》同时开设52门选修课,营造美丽课堂,打造一批全校性的核心素养必修课程,不断培育学生的优良品德、夯实文化基础。

2.厚植“新龙商”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把学生培养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格人品上,凸显学校办学和育人的特色。发挥德育教育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同时打造精品学生社团,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注重“双创”能力协同发展,培养精湛技能。提出培养“龙商工匠”的理念,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构建彰显职业学校的特点,厚植匠心文化。践行理实虚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操作,培养精湛技能。加快校企融通,开展创业体验活动,开辟创业创新新途径,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4.优化“大美”德育活动平台,促进身心健康。学校创建一系列“大美”德育活动,并逐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德育拓展训练、“龙商品格,美丽职教”德育生活季、“爱传承”微公益等具有特色的德育活动,构建独特的德育教育平台。开展阳光体育和体育社团,增强学生体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展辅导和讲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2在校体验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坚持“崇德尚工”的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开展各项体验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扩大学生知识接触面,开拓视野。

开学第一月,现代艺术学部开展校园礼仪活动,组织讲座,现场礼仪训练,学生在学校指导下形成问候、鞠躬、微笑、谦让、随手捡垃圾等良好的礼仪规范,得到来校外宾的一致认可。各专业部负责安排中职一年级学生的专业体验教育,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发展形势、社会需求情况、学校进行专业教学的情况,加强学生的专业体验和职业认知。例如造纸专业将课堂搬到浙江凯丰纸业公司,每周定期工厂上课。电商专业与龙游电商城合作,定期前往德辉酥饼企业参与教学见习;旅游专业结合衢州市周一免门票的优势,每周一前往旅游景点实地上课,开拓旅游学生对衢州山水旅游文化的了解。一年中有不同的专业体验和实践,有些专业安排一周的教学见习,有些专业参加现代学徒制下企业一个月再回校继续课程学习,还有专业每周在我校的“创业孵化器”进行半天或一天的体验学习,如此以不同的模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对专业进行认知。学生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及实习实训满意度皆较高。

学校安保力量足,三防建设好,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演练、逃生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学生的生活和安全满意度高。2017年,学校社团建设重在进一步提升社团品牌上,加大社团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建设学生社团40个,青春礼仪社、足迹旅行社、滑轮社开展的有声有色。社团活动丰富,每个社团确保每周开展12次活动,开辟学生展示舞台,得到了大家的极大欢迎及认可。

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安排到高大上的企业去实习,只要自己肯学、肯干,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平台,经调研,毕业生对学校给予的培养和发展机会满意度为95%以上。

一年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打造了我校文化活动品牌,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育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度高,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和实践创新的舞台,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并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2.3资助情况

2.3.1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

中职学校学生开始实施免学费以及助学金政策后,学校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并实施,未收取学生任何学费。免除学费后,根据龙游县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批示,只收取在校生住宿费400/.学期,代收费380/.学期,对之前收取但应退还给学生的学费,已做相关处理。免学费政策实施后,相关政策(贫困生补助,国家助学金等)也相应发生变化。学生对助学金的申请,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填写相关申请表,并相应提供相关评审材料,上交学校学生管理处(外联处),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文件、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录入助学金资助系统,系统审核通过后进行学校公示。在此期间,学校联系当地邮政储蓄银行,给学生办理助学金资助卡。助学金的发放通过教育核算中心将钱转入学生账户,发放过程全部通过转账。

2.3.2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名学费管理工作规程》。2017年春共有学生数2170人,共收到免学费经费3297750元,国家助学金享受人数531人,共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531200元。其中:国家助学金495200元(495*1000)农学36000元(36*1000)。2017年秋共有学生数2094人,共收到免学费经费3145375元,国家助学金享受人数535人,共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 320800元。其中:国家助学金293800元(490*1000)农学27000元(45*1000)。

让爱的阳光晒满校园。学校倡导师生开展“1元公益基金”微公益德育活动,各班开展义卖、现代舞社团开展“爱传承 微公益”公益专场义演,共募集资金5430如数捐给困难学生作生活补贴。在校学生17雕农班詹建莹同学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与近60岁身体孱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争取到社会捐赠2930,凸显全校师生的大爱精神,在整个活动中师生受到爱的洗礼。

2.3.3其他资助情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别是学校家庭贫困生,利用节假日,由校长亲自带队,组织学校行政干部和班主任,带着全校师生的关爱,针对学校部分贫困生进行走访慰问,并为贫困学生家庭送上慰问品和诚挚的节日祝福。走访期间,学校领导和老师纷纷与家长、学生聊家常,仔细询问他们的在校学习和家庭生活情况,宣传学校的资助政策。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家长深受感动,一再表示,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一定会支持孩子好好上学,早日回报学校和社会。学校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让每一个贫困学生在充满爱心的校园里和所有学生一样幸福、快乐地成长。让每个贫困家庭感受到学校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春天般的温暖。

2.4就业情况

2017年学校毕业生767人,参加就业人数408人。总就业率为99.1%,对口就业率为87.1%,初次就业起薪为2438元(人均),升入高等教育比率为79.0%(因高一高二未分流的原因,升入高等教育比率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就业角度来说,毕业生供不应求,造纸、机电、学前专业毕业生供需缺口较大。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本地就业率达30.9%,较上一学年度提高2个多百分点。企业对学校毕业生评价较好。

2.5职业发展

学校从教师培养入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社团及各类比赛,挖掘学生潜力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加强。校内外结合,校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高一实行全员2周的岗位体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及企业需求等,进行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基本素质、职业意识、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外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学校进行全方位现代化智能跟踪管理,通过顶岗实习平台、学生的实习日记等,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的困惑或难题。以上种种措施,在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就业稳定率,岗位迁移及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成效明显,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都较强,就业稳定率高。

第三部分 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龙游县委县政府确定“五大百亿”产业为导向,包括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家具制造、特种纸、绿色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积极打造农业“第六产业”,即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销售以及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学校立足于龙游县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护理专业作为主体专业,将现代农艺技术、制浆造纸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实现主体专业与地方产业密切结合,特色专业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之间的匹配度。

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继续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并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利用高校资源推进专业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别对接浙江典男贸易有限公司和浙江贝尔集团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校行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同时为进一步适应龙游地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充分的市场和企业调研的前提下,分析产业结构情况、职业岗位能力,形成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并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目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加强了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2017年,《商品拍摄》《网页设计与制作》《客房服务》等10门课程获市级优秀校本课程。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选择性课改

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课改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选择性课改方案》,并根据方案制定和编印了《2017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选拔参加高职单考单招实施方案》《学生转专业方案》,建立高职高考淘汰机制,打通中专班参加高职考的晋升通道,建成《专业方向分流方案》,明确方向选择的时间节点。在具体的实践中,为学生多元发展逐步深化课改工作,逐步建成适合学生发展需求课改工作路径。以选修教学为平台,进一步完善完善选修课教学机制和推进课程资源建设。2017年度,学校开设共计110门选修课程,其中专业限定选修课程26门,专业拓展课程36门,自由选修课程48门。“走班制”教学还邀请社会名人、企业大师等授课,其中有文化名人吴正章《阅读与写作》,龙游山花浪漫花艺公司任晓宏《插花艺术》,典男外贸公司经理吴日成《营销实战》,龙游爱尚舞蹈艺术学校徐沈娟《街舞》,龙游仁礼书院方益琴《中医养生瑜伽》以及龙游武术协会陈金海的《中国传统武术》等;共开发22本校本教材,14本校本教材参评2017年衢州市第三届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新高考普车图题集》《商品拍摄》《网页设计与制作》《客房服务》等10本教材获评衢州市第三批优秀校本教材。同时教务处对2014年以来选课性课改中的选修教学资源选修课程资源,形成了专业技能28门、技能优化57门、人文通识23门、生活技能22门、素质拓展47门等五类共计177门选修课程。

3.2.2课程实施

以课程为引领,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课程实施德育教育。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我校将德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划分为自主发展、成长仪式和文化滋养三大课程领域。

第一类:自主发展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和技能学习。自主管理课程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校开设有健康教育、品德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

第二类:成长仪式课程:成长仪式课程是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结合德育工作重点,整合学校原有的仪式教育资源,如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班团活动、入学时的新生军训、成人礼、毕业典礼等。长期以来,学校已建立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将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常规性德育活动,构建一套学校仪式课程。

第三类:文化滋养课程:是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

着重构建两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和学校节庆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班旗班徽班歌设计、班级文化布置等)、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和寝室文化等。

3.2.3信息化建设

学校现拥有750多台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14间各种用途的专用计算机机房,1间录播教室,1个电视台,还建有60余间配备有高性能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学全面普及。学校实现了千兆光纤网络到校、千兆到桌面的有线网络,有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各个楼宇,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区、办公区。此外,学校建有350多个高清摄像头组成的监控系统,对校内重要的公共场所及校园周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

学校建有学校官网、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含移动端)、资源管理平台和移动教学平台,实现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智慧校园现雏形。

学校信息化建设各子系统及已运行功能模块一览表  

子系统

已运行功能模块

OA系统

公告、通知、请假等

人事系统

教工、测评、评教、工资等

教务系统

课务、课表、成绩管理等

总务系统

校产报修等

德育系统

学生管理、寝室管理等

学籍系统

登记、异动管理等

网站系统

学校门户网站

资源中心

学校资源中心的资源管理

移动教学

超星在线课堂

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各类培训,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学校各相关学科、处室的密切配合下,2017年学校有8名教师参加信息化课说比赛, 3人获得市赛相关学科第一名,1人获省第二名,1人获国赛一等奖。

3.2.4职业能力大赛

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素养能力大赛,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大赛训练,其中市级技能大赛参加9项,分别有中国舞、动画片制作、电子商务等,其中获得一等奖2项;省级参赛4项,其中电子商务荣获浙江省第十一届电子商务大赛团体赛一等奖;2017年获10人次省级以上文明风采大赛及职业素养大赛奖,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3.2.5国际化建设情况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2017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留学生代表团与随行老师一行33人来我校交流访问。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摩洛哥、柬埔寨等十二个不同的国家。代表团的留学生们参观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实训室、茶艺工作室,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现场的制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对我校特色办学和学生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赞叹不已,并商讨了合作意向、方式和领域,进一步交流互访打下基础。

3.3教师培养情况

学校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非师范类毕业新任教师按照“岗前培训+企业实践”制度,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专业课教师定期安排下企业实践锻炼,参加生产实习教学或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培训和相关专业(工种)实操技能训练。

具体培养措施有:

健全制度。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希望实现校内分层,促进专业教师的团队化:制定学校《高级教师的年度考核办法》《校级名师评选办法》,鼓励高级教师发挥校内的引领作用,鼓励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快速扎实成长,推动学校教学与教科研的整体提升。

健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新教师课堂展示周”“同课异构”“周日课堂”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推进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以本专业的三年发展规划为基础,为教师创设情感和认知互相促进的学习环境,构建自我发展的平台。

提升师资培训质量。培训依托互联网+背景,提升师资培训质量。2017年学校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认真执行并完成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培训任务,培训完成率为100%

学校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校企共建专兼职师资队伍,目前共有兼职教师25人,其中19位兼职教师具有技师或技师以上证书,比例达到76.0%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实行分层管理体制和全封闭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学部为二级管理单位,分管领导落实到每一个学部,指导、分管相应学部的各项事务。学生实行智能化全封闭式管理,严格请假制度、查寝制度、安全排查制度等,高标准建设平安校园。完善教科研考核制度、德育导师制度,实行线引导科室,科室管理学科的科研体系,将教科研及安全管理纳入学期考核。成立校监会,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监督审查。行政管控实行顶层运转,领导班子按照校长负责制、行政分线管的原则,校务成员实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建立财务、资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办法,使部门之间权力相互制衡,完善校务、党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实施职工代表评议财务工作,学校工作报告,实施重大项目第三方审计制度。实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分解制和全员综合绩效考核,并做到措施安排、工作责任、过程督查;具有职教特色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得到确立。

3.5德育工作情况

构建“大美”德育品牌,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德育拓展训练周、“龙商品格、魅力职教”大美德育生活季、“爱•传承”微公益三大特色模块。并组建了多个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搭建了桥梁。

⑴德育拓展训练周  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宗旨,以人人参与为原则,每个班级在班主任和学生处的组织下开展为期一周的德育拓展活动,活动内容有:卫生保洁、礼仪训练、教室“7S”、“四化寝室”、拓展训练活动、叠被子培训和拓展训练活动汇报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都能感受为别人服务的艰辛和荣耀,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意识。

⑵大美德育生活季   三周为一季,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时节性,每一季确定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德育生活季制定一个活动方案。在一季中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次社会实践、观看一次主题影视作品,开展若干主题活动以及一次总结新闻报道。班主任和学生处是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发动者,班主任拿到活动方案后根据主题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宣传并组织活动。现已开展“大美开学季”、“大美感恩季”、“大美环保礼仪季”、“大美收获季”、“大美安全教育季”等。通过这些活动,生活季的主题教育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 

⑶“爱•传承”微公益   学校创设“爱·传承”微公益,微公益主要有微公益基金和学生服务中心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微公益基金倡导学生每月节约一元钱,捐给家庭困难,品行端正的学生,以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本学年开展了爱心义卖和爱心义演共募集资金5430元。二是学生服务中心,致力与给学生提供无偿便捷的服务,如:零钱兑换、借雨伞、简单缝补、提供常用药品、课桌椅修理等,让学生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

⑷青年志愿者服务   “青年志愿者”是我校的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已多次开展相关活动。如:到县福利院敬老院开展“青”心敬老活动、斑马线劝导活动、“县工会代表大会”礼仪活动、“美丽龙游”教育局演出、省电商年会活动、全国乒乓球赛龙游站礼仪等。

⑸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社团活动开展精彩纷呈,现有青春礼学社、轮滑社、摄影社、游龙社、舞龙社、健美操社等40个社团。其中“青春礼学社”是衢州市优秀社团,龙舟社团“游龙社”、舞龙社是龙游县优秀社团。青春礼学社多次承担县级以上大型文体活动礼仪服务工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是学校的一张金名片。游龙社和舞龙社异军突起,是学校特色社团,是对龙游地方文化的传承,社团多次代表市县参加各级竞赛,获得优异成绩:近三年,游龙社获全国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第二名1次、第三名1次、第四名4次、第五名3次,省第五名2次、第六名1次;舞龙社获省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银奖2次。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78人,其中在职党员62人,退休党员16人,预备党员1人,下设财经商贸学部、现代艺术学部、继续教育学部、加工制造学部和退教等5个党小组。现任支部委员会于2015年换届选举产生,由5人组成,设书记1人(陈建峰),副书记1人(由毛芳校长兼任),其他委员3人(纪检委员:徐滔红副校长兼任,组织委员:曾国柱副校长兼任,宣传委员:丁胜副校长兼任)

一年来,学校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原则,以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主要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

开展主题学习,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学校班子层面:定期召开班子、支委会议,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凡是要求党员教师和教职工学习的内容班子均带头学习贯彻;党员教师层面:坚持原汁原味学。坚持创新载体学。建立党员微信群、党员QQ群、党员短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三群一号”,方便学习与交流。坚持参加活动学,坚持党团同步学。教职工层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县教育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和有违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的通报学习和警示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好教职工思想建设与引领。

落实党内制度,着力推动组织队伍建设。完善了支部组织架构。严守组织生活与学习制度,按照“三固定”和“5+X”要求落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组织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守纪律、讲规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校教职工和优秀的高三学生向党组织靠拢,重视青年干部和名优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注重业余党校、团校建设,业余党校、团校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活动丰富,富有实效。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完成了全国党员系统信息录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党员的基本信息情况,并能做到动态更新。

严明作风纪律,着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做好了党风廉政责任定期承诺工作,党风廉政定期学习教育工作,党务校务定期公开工作,定期巡查工作等。支持群团活动,着力调动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学校工会履行组织职能,重视团委开展工作,关心团结民主党派教职工,加强对退教工作的关心。发挥职教特色,着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特别是在力推本地就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党员领导、党员教师带头走访联系企业,调研企业用工需求,连续三年举办了本地企业校园招聘会,满足了县内企业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培训服务工作上,每年培训量均超过4000人。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每月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党员佩戴党徽现场缴纳党费;进行专题发言交流;开展了服务活动;撰写上交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校党建之窗中也及时刊出了十九大精神宣传展板;开展十九大知识测试;开展习总书记语录硬笔书写比赛活动等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开展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党建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第四部分 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为学生进入企业提前做好准备。2017年,学校共请进知名企业家进校园8人次,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规划及职业前景的预判提供了详实可感的认知。探索合作新机制,高一学生实行每人两周进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活动;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电专业成立了朱文波省级机械大师工作室 1 个,大师进校园,大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大师进校园指导,提高了专业的整体水平。与浙江贝尔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培训教材的编制,通过拜师仪式推进现代学徙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凯丰纸业合作开展专业课题研究活动,造纸专业学生每周二进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将企业教学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打造双师共育新模式。2017年,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共54家。

4.2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

一是校企共同招生,夯实生源基础。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学校进行前期专业宣传,了解学生专业选择意向;校企共同面试,明确专业定位。学校、企业、家长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责。二是整合企业资源,推进双元育人。企业师傅与学校专业教师形成助学共同体,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在教学上相互合作,理论与实训实现无缝对接。三是共同制订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技能达成为根本,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实行岗位达标制度和轮训制度。构建“企业课堂”短期课程教学,由企业师傅结对徒弟进行集中强化指导。四是共同组织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创新教学机制和学习机制,形成工学交替、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行四结对、交叉指导教学,推进专任教师指导能力、学生专技水平的提升;在岗位实习阶段,企业师傅以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强化学徒核心技能,专业指导教师跟踪管理、指导与反馈。五是共同开发课程,强化职业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构建工学结合、做学合一的课程体系与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内容,开发切合学生实际和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围绕刀具的使用、材质的遴选、技法的掌握为主体,创新教材,革新教学。完成校本教材《木雕实训图谱集》,正在编写《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六是搭建不同平台,检验学习成效。开展主题技能竞赛和展示活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以项目考核为主要措施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轮岗轮训,考察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七是深化课程改革,发挥示范辐射。一方面以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开展自主创作如手串等小物件成品,通过网销及参加龙游县每年一次的展览会出售作品。另一方面,以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为蓝本,电子商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别与浙江典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贝尔集团合作办学,开展顶岗实习师徒结对培养、共同开发实用性校本教材等工作。同时探求多元化发展路径,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试行企业、高职院校、学校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4.3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积极开展为期二周岗位体验的教学实习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2017年高一中专学生全部参加了为期二周的岗位体验教学实习。2017年推进了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举措,学生首次采用微信提交顶岗实习周记,加强了过程监管,结合几位管理教师的定期走访,班主任的介入管理,今年的顶岗实习的稳定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7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有282名,截止20171229日,在岗率为84.6%,较上一学年度同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截止2018123日,共收到学生顶岗实习周记5877篇。

4.5合作办学情况

学校是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为深化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共同育人的目的,积极引入行业协会、企业单位、政府政策多方力量,与学校构建成四位一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

一是依托龙游县电子商务、机械五金等行业协会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与知名企业贝尔通信、道明光学、金龙纸业、年年红、电商城等8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导师进课堂、教师进企业、学生进车间活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二是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58个校外实训基地,探索课程教学、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模式;稳定县外顶岗实习单位。完善九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数控加工、电子电工、护理CPR、足迹旅社、插花艺术、木雕等实训室的功能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不断完善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机制,保证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同时,从行业企业引入兼职教师34人,带动教师成长,引领专业发展。

三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寻求政府支持与认可。学校结合龙游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对外交流、展示,民族工艺品专业与浙江省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破解学生就业难题,形成校企联办、双元教学的工作机制,同时电子商务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分别与浙江典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贝尔集团合作办学,共同开发实用性校本教材。在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设立课堂,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师傅理论讲解,车间实践,校内知识巩固,形成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无缝衔接。这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得到了龙游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第五部分 社会服务与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秉承着崇德·尚工的校训,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深入推进内涵建设,近三年为促进龙游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与转型输送了600多名技能型人才。

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近三年,为省内知名企业如浙江贝尔通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年年红家居有限公司、浙江华邦纸业有限公司等80多家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1200余名,其中本地就业为600多名。毕业生就业稳定率高,工作纪律性强,认真好学,技能运用与锻炼效果好,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较好地满足当地企业的发展需求。

5.2社会服务

立足服务龙游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农民创富增收,打造服务地方产业与行业企业的服务品牌。发挥省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龙游县农民学校的基地优势,以龙游县委县政府依托学校整合全县培训资源为契机,加快完善龙游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社会培训师资库。对接服务三农和康养产业,加大职业农民和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健全专业教师进企业锻炼机制,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乡村、街道等,进行专业技术服务及专业培训,如美术老师走进乡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帮助村民进行庭院设计;音乐舞蹈教师走进街道,进行公益性舞蹈培训。结合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深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主动结对帮扶薄弱学校;探索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引导师生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为共建文明社区、创建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积极联合县农办、县人劳局、县民政局、县安监局等部门,开展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等各类人员的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全国 2017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首批省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省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省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等。

2017年学校共开展各类社会培训58期,完成培训量5914人次,达在校生人数2.6倍,退役士兵培训2期,培训32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11期,培训727人;残疾人、盲人培训270人;十里坪服刑人员技能培训(招投标项目)2408人;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双证制”教育1678人;家政服务(育婴员、中式面点、月嫂等)等10期,355人;复退军人、养老护理员等3127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期,培训463人;拖拉机驾驶员培训3期,培训85人;其中,育婴员高级工25人,电子商务师(技师)21人。

不纳入学校培训量的其他培训(含公益性培训)还有:住建局旧城改造指挥部拆迁工作培训215人、民政乡镇联络员培训32人、粮食商务局助理电子商务师培训81人,妇联乡村联络员培训35人,旅委农家乐业主消防安全培训53人、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374人。

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等,达到了传承文化,

5.3对口支援

与求实职业中专、常山职业中专等薄弱兄弟学校积极开展共建共享活动,并且提供了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指导等,较好地完成省内外对口援助任务。学校相继被认定浙江省首批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浙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建有龙游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龙游县职业技能鉴定站,浙江龙游特种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核心共建单位)。

第六部分  举办者履职

6.1经费使用

县财政按每年每生3200元的标准核拨生均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按一类公益学校标准拨付,项目建设经费按实际需要预算拨付。学校各年度生均公用经费的预算数据与上级下拨的经费一致,并与相关年度的当年学校实有学生数相符。我校无虚报学生数套用国家教育专项资金的行为。学校的报账员按预算编制的细目来列支,并凭正式发票和相关手续经学校领导审核签字后到市核算中心或教育系统会计核算中心报账。所开支的各项金额数据实事求是,有条有据,账目清楚,证据详实、充分。各项经费都实行了民主理财、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不留缺口,从而保证了学校的资金都严格按标准的用途使用,充分发挥了各自应有的效益。

2017年度,学校总收入比2016年度增加102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增加965万元,预算外收入增加58万元。事业支出比2016年增加1085万元,其中投入办公设备购置增加87.3万元,专用设备购置增加437.5万元,信息网络软件购置更新增加92.5万元。学校以名校建设为抓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智慧校园教学平台项目、智能开放式电子考核平台一套,学习通教学平台一套、多媒体一体机15台、投影仪18台、电脑53台、图书8000册、贝之腾创业创新软件、电子商务70D相机两个、舟队训练器材、课桌椅600套、3d打印机3台、无人机2台,还建设了3D创客工坊、心理咨询室、校园电视台、学前教育琴房、教学平台和现代农艺实训基地(艺耕园)、学校录播教室一间、对实训室和学部门厅进行了文化布置等,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6.2政策措施

完善《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章程》,建立现代型学校管理体系,及时修改《学期考核制度》《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班主任考核制度》《学校财务审批和物品采购管理制度》等,推进和完善依法管理的制度建设,并加以落实。继续完善财务、资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细化办法。完善校务党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实施职工代表评议财务工作、学校工作报告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行业、企业、教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机制,落实办学自主权,落实教师编制,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第七部分 特色创新

7.1案例1

“一村一品”,做好农村“双证制”培训

2017年学校共开设校本部、西何村、后舒村、傅仓村、何明村、华青村、舒村、三和村、里王村9个教学点,几乎横跨龙游县整个北乡片。为了将“双证制”培训和农村区块经济相结合,学校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村一品”概念引入到“双证制”教学中来。

因区块特色经济发展的运作的形式存在,培训项目参照开设相关的专业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如西何村以水田改挖鱼、珍珠养殖为主营——淡水养殖;何明村因山地较少,可以种植一些如番薯、萝卜等生猪饲料,故以喂养肉猪为主——猪的生产与经营;三和村因山地较多,毛竹丰富,故以毛竹种植为主——毛竹栽培;傅仓村,因棉花棒、毛绒玩具加工较多,故以来料加工为主——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一个行政村一种特色农业经营发展形式和企业存在的地理优势,为教育培训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教授设置提供了极大便利。

“双证制”培训,丰富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把具体的教育培训放在村里,在培训学校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过程中、在很多学员认真学习的影响下,孕生了农村学文化、学知识的热情,要求上进的人多了,晚上无事可做、打麻将赌博等不良习惯少了;而交流用工信息、创业本领、农业技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多了。在已毕业的学员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他们在农村中、企业里、社会上突现出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们县里,凭借这张高中文凭今年有3位学员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全部入围、有14位学员去当兵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愿望;有一大批学员进入了城南、城北开发区较理想的企业工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7.2案例2

创新工作机制,多方位开展育人模式改革

在龙游县实施城市东进战略策马扬鞭之时,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创新教学工作机制,多方位开展育人模式改革,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深挖合作机制、企业课堂教学、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实景教学体验、实训基地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专技人才。

一、校企联姻,实现共赢共建

在充分结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单位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扩大与浙江年年红家具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于20179月与该企业签订了新一轮的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紧扣年年红集“特色制造、国学博览、家具体验、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5大板块为一体的产业园发展战略,在产业链上构建专业群,在民族工艺品制作、机电技术应用(家具智能制造方向)、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三大专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在校企共同招生、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共建专业课程、共同组织教学等方面作全方位的探索,构建“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一体化育人。同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拓展方向,深化师徒结对

20179月与浙江年年红家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民族工艺品专业与年年红的下属部门青雨工作室对接,构建“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了该专业实训教学工作项目,从原先的木雕高难度技艺训练向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小件工艺品制作转型。企业与学校之间实训场地与师资共享,由企业师傅进校带教,指导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提前进行作品设计,在实训课中进行制作。同时,学生入驻企业,在企业具体的岗位中学习技术技能。通过实践,专业学生分别进行了木勺、木领结和写字笔的制作。指导师傅根据学生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对工具使用的掌握情况开展相对应的实训内容。专业的转型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兴致浓厚,作品也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

三、入企实践,强化专业训练

依托龙游县传统优势产业,学校与大批特种纸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学校与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17级制浆造纸工艺专业实践性教学工作,通过企业师傅理论讲解,车间实践,校内知识巩固,形成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无缝衔接。依托浙江典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新西帝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德辉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企业,深入开展17级机电、造纸、电商职业教学体验,做实教学实习工作安排表,细化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起企业师傅与学生“一对一”的结对指导工作制度,深化校企紧密型合作关系,推进“企中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四、校企合力,共编校本教材

学校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单位——龙游城南工业新城浙江贝尔通信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实用性校本教材。前期,学校派遣专业教师入驻企业跟岗学习,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流程、时间表、编写体例、技术要点、素材收集方式、编写人员等内容;中期,提炼吸收出标准规范化的专业知识,记录、拍摄操作过程,形成过程性资料。目前,已基本完成校本教材的组稿工作。校企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对于学生专业学习以及用于培养与企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和企业老员工学习回顾都有积极作用。

五、实景教学,提升综合素养

旅游服务与管理将课堂设在户外,走进合作单位,如在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横山天池等景区开展实景教学体验活动;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学生在龙天小镇开展“十一”“中秋”双节岗位体验,锻炼专业能力,锤炼专业品质。

六、依托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建立新龙商创业孵化基地,选拔学生参与商品摄影、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项训练;制定专业课程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师资,定期开展美工、客服、摄影等专题讲座,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邀请企业专家入驻孵化园,教授理论,传授技艺,提升素养。

七、建设基地,营造学习氛围

为营造浓郁厚重的专业文化氛围,彰显出学校专业建设成效,自20176月份以来,学校全力打造专业文化特色。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功能定位统一命名九个专业八大实训基地名称,分别为艺聆(学前教育)、亿康(护理)、艺耕(现代农艺技术)、艺匠(民族工艺品制作)、艺寻(旅游服务与管理)、智能制造、梓匠实训基地、新龙商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学生优秀作品、技能荣誉展示,醒目标语布置、实训操作流程、7S管理规范等,展现师生风采,突出专业特色文化。目前八大实训基地的专业文化布置已经基本完成,特色与效果俱佳,亮点纷呈,专业文化味道浓郁。已然成为环境育人有效教育资源。

7.3案例3

顶岗实习:调研合作,双线监管

1.深入调研 加强合作

年初就业指导相关人员深入县内的贝尔通信、道明光学、新西帝、金泽纸品、金龙纸业、年年红、德辉食品、典男电商、电商城、广和养老中心等三十多家企业;县外的有雅迪电动车、鑫沣餐饮、练化消防队、宁波吉利罗佑发支机零件等十来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所到企业都进行了全面、友好的沟通,同时对车间、宿舍、食堂实地查看,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共同努力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

校企双方找准契合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开展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也为顶岗实习企业、实习岗位的确定打下合理的基础。

2.校园招聘  组织有序

我们在深入调查和网上报名的基础上,从县内外大大小小的报名117家企业看核定40余家县内外企业报学校审定后于515日进校宣传推荐。51642家县内外企业进校设展位进行招聘会。县就业局、教育局多位领导现场指导工作,多个媒体参与活动。517日至65日就业指导处分批召开家长会。在此期间共有276名学生进入企业走上顶岗实习岗位。

3.积极辅导  学生安心

2017517日开始,我校2822015级学生陆续进入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这282名学生分布在县内外42家企业。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劳动光荣的意识,怕苦、怕累、善于找理由。就业指导处争对这种情况每月全面走访所有学生实习企业,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重点学生进行安抚,个别学生进行岗位调整,到目前效果良好。同时今年引入班主任的全面参与,首先学生第一次去外地企业一般由班主任代表送;其次就业指导处人员去企业尽可能邀请班主任代表参与;其三实习学生有变动一定由班主任的参与并同意。过程管理中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积极对学生的辅导如曾副校长、张凯副主任等领导都深入县内外企业调研企业、安抚学生。

4.创新平台 全程监管

在顶岗实习学生的监管与指导方面,我们创设顶岗实习网上平台,派遣专门老师定点跟踪,实行线上线下双线全方位监管的管理模式。顶岗实习周记是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工作、技能提升、思想变化等情况原始而又动态的资料,在顶岗实习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但按原模式每周一交及为不方便。

现在利用及为流行的微信形式每周提交一次,如至目前共有6076人次提交,目前每周100多人提交。每周一次把实习学生的提交周记导出发给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实习心情。便于有争对性的开展实习管理工作

 通过全校的努力,2015级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共计282人,目前在岗的学生数为238人,在岗率为84%

第九部分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问题:

1.名师、大师数量不足。我校现有省中职电子商务名师1人,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优秀教师团队资源缺乏,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引领和辐射效果。

2.师生技能大赛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专业教师专业技能不够精湛,缺少大赛的指导经验,团队力量还有待提高,由于资金问题实训设备不能及时跟进等,加之整体大赛环境氛围相对弱一些。

3.培训师资创新能力欠缺。新时代,新挑战,社会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产业转型,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给社会培训工作者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学校在师资创新能力上还欠缺。

4.德育核心内涵提炼不够。目前我们正在推行“大美”德育品牌,其品牌名称、内涵太大,比较空泛,对丢弃核心内涵提炼不够。

措施: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方面。学校将完善教师团队建设及相关考核制度,为名师、骨干教师、新锐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名师与校内青年教师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加快优秀教师团队的形成和成长。在专业教师技能培训上,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多下企业,向企业技术专家学习,向大赛强校学习指导经验,邀请企业、强校技术能手、金牌教练进校传经送宝;及时跟进实训设备更新换代,组织大赛指导团队,既实行一对一指导,又要发挥团队力量,争取在师生(特别是在学生)技能大赛上有突破。培训教师在创新能力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加强培训校本教材的开发,提高培训水平及工作效率。

二是校企校校合作方面。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学校需要:一是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主动下企业实践,对接生产过程,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动态;二是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构建校企师资互通机制;三是积极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利用高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三是服务社会及提高学校办学满意度方面。学校将努力加大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取得政府部门对本地企业扶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本地就业待遇,提升就业成长空间,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建议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增设“职业体验课”,每学年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分,并一以贯之,从小树立劳动光荣、创业伟大的观念。学校则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便民服务,发挥机械、护理、育婴员、面点师、种养殖、电工、商品拍摄等师资优势,创建社会培训的金品牌,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办学满意度,让家长们实实在在看到学会一技之长的好处。

四是关于德育核心内涵提炼方面。学校将以德育品牌项目建设为平台,通过系列“大美”德育活动,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德育拓展训练周活动, “龙商品格·魅力职教”大美德育生活季、“四美创建”等系列化活动,形成 “爱传承·微公益”“龙职青年志愿者”“龙职匠心”荣耀卡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爱传承活动平台,倡导学生“以小善小爱铸大美”的自我提升成长的理念,以提炼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核心内涵,创建特色的品牌德育体系。

2018130  


2017年浙江省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